职业教育:打造“广东造”坚强后盾
2010-01-14 | 阅读 1347 | 来源: 网络收集
摘要:

无论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珠三角强劲改变世界制造业版图,还是广东面临经济发展转型的当下;无论是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还是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同轴元素之一,就是需要大量的高级技工。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日前在珠海考察时指出的:“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

这一切,都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此,广东决策层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既要不断吸引外来人才,更要注重自我培养,特别是举全省之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本地的技能人才,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同时,鼓励各大企业推出提升就业技能、增长实践经验的在校学生实习、培训。

正因如此,我们特别关注清远技校的“智力扶贫”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的带薪实习和网络创业的系列实践,对他们社会公益和新型技能培养并举、教育与就业相融合的新理念进行深入解析,期望对其他产业的相关探索会有所裨益。

发展技工教育

提供新型人才支撑

典型样本●清远高技

职业教育是“效益教育”、“优质教育”,走进粤北清远的知名技校———清远市高级技工学校,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的深广内涵。清远高技的发展,见证了近年广东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全过程,这里不知改变了多少山里娃、穷孩子的命运;无数求才若渴的现代化企业也在这里找到了合意的人才,为其发展插上了高技能的翅膀。

山里娃借此改变未来

清远位于粤北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提起清远高技,就不能不提其“智力扶贫”的金字招牌。穷孩子的命运在这里改变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

陈巧,来自清远市清城区的一户贫困家庭,学习办公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被推荐到深圳工作,现已成为一家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现在,她不仅个人有了很大发展,还解决了妹妹的读书问题,整个家庭的命运都改变了。

廖勇峰,来自兴宁市新圩镇径下村,原来家徒四壁,到清远高技数控专业学习后,被推荐到中山工作,一步步成长为公司的数控技术加工工程师,年薪超过5万元。过去家里一贫如洗的状况现已彻底改变,还盖起了两层楼的洋房。

邓担布十,来自清远市连南山区贫困家庭,原来因贫困辍学,外出找工月收入只有400元。今年2月,在清远高技享受到政府3个月的免费技能培训,被推荐到广州的汽车维修企业,月薪2000元,第一个月就往家里寄回500元钱。

……

“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决定由省财政拨出专款,对广东农村贫困家庭孩子实行免费技工教育,清远高技抓住机遇,精心实施,至今已扶助2万多名贫困学生学成就业,其中80%来自清远本地。

提供技能人才的摇篮

技工教育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劳动者的命运,其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则是为广东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与目前很多大学生找工作难不同,在清远高技,这几年头痛的是如何对付企业的“抢人潮”———学生还未毕业就被预订光。在今年9月份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来自清远市和珠三角地区的众多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每名毕业生平均有两个以上就业岗位挑选。清远高技毕业生一次就业率100%,稳定就业率达98.5%。

校长刘龙山告诉记者,清远高技的毕业生,除非自己不愿意工作,或者身体有大病,否则没有找不到工作的。这折射的,是珠三角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求,以及技工院校在培育人才方面顺应需求进行的开拓探索。目前清远高技开设有数控、办公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汽车保险理赔、工业产品设计、生物工程与制药技术等32个专业,这里的专业都很对市场“口味”,很多企业还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订单”式培育学生。如学校经过市场调研,与汽车保险公估公司联合开发了汽车保险理赔专业,毕业生极为抢手,该专业也成为学校的热门专业。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闭门造车”,清远高技特别重视校企合作机制。学校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技能、提升素质,完成角色转换,毕业后马上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成为企业欢迎的技能人才。

据统计,近3年来清远高技毕业生在清远本地就业的占30%,到珠三角地区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就业的占70%,清远高技已成为广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

技工院校进入快车道

清远高技的发展历程,也堪称广东技工教育发展的典型样本。1995年开办之初,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加上群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学校步履维艰,学校只能通过“政府给一点、银行贷一点、学校挤一点、职工借一点、施工单位带一点、厂商赊一点”等“六个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

而近几年来,国家和广东都把加快发展技工教育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投入力度,清远高技的发展也步入快车道。与建校初期相比,学校占地面积由80亩增加到353亩,在校生由247人增加到11861人,办学层次也先后由省一类技工学校晋升为省重点技工学校、国家重点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

今年,清远市又将清远高技扩建项目列为全市“十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入4.1亿元。该项工程全部完成后,学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5万人,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达到每年1.5万人。

清远高技的新目标很明晰:着力打造一流示范性技工院校,使学校成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转换器”、“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创业人才的孵化器”。

创新故事

支持技工教育资金

也搞竞争性分配

技工教育发展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在“普惠式”投入之外,广东还进行资金分配的重大创新:拿出资金进行竞争性分配,进一步帮助那些发展潜力大的院校脱颖而出!2008年,广东在民办技工教育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取得成功。2009年,又对省级技校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竞争性分配。

今年进行的竞争性分配,由省财政安排技校建设专项资金8500万元,在劳动保障部门主办的省厅直属、14个财政转移支付市和江门市市属,以及上述市所有县(市、区)属技校范围内,按照办学层次分3组进行。活动一推出,马上引起热烈反响,一共收到48所技工学校的申报材料。经过两轮评审后,技师学院和高级技校组产生6名优胜者,国家级重点和省级重点技校组产生5名优胜者,省一类和合格技校组产生10名优胜者。

为保证专项资金切实、安全地发挥效用,竞争性分配的专项资金实行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专项资金要求主要用于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其配套设施、设备购置和信息化管理,不得用于教职工宿舍建设、学校人员支出、办公支出、职工福利等支出。对发现实施过程、评价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或目标不能实现,擅自变更、挪用专项资金的,视情节给予处罚,涉嫌触犯刑法的,交司法机关查处。

广东这一扶持技工教育做强做大的做法,再次开全国先河。

广东移动带头

推行学生带薪实习

典型样本●带薪实习计划

2009年,广东应届毕业生超过33万人,比去年增加4万多人,加上外省和往年暂缓就业学生,全年已超过50万名毕业生在广东求职。

就业形势严峻,用人企业又爱熟不爱生,应届生竞争劣势明显。

对此,在全国“两会”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移动)董事长徐龙代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实施“大学毕业生带薪实习计划”,让带薪实习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蓄水池”和“培训大基地”,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为大学生进一步实现就业积累实践经验。

5月20日,广东移动“大学毕业生带薪实习计划”、“信息服务下乡带动农民就业工程”和“网络创业工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等系列措施全面启动。

授人以渔提供带薪实习

年初,广东移动就与11所全国高校的珠海校区联合推出“大学生带薪实习计划”,投入2500多万元,在全省范围内招募近万名大学生,提供沟通100服务厅、10086服务热线、户外营销推广、客户信息收集和专题调查等工作岗位,帮助大学生切实提升就业技能,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

事实上,2008年以来,广东移动已经广泛开展了暑期实习生计划,带薪实习就是以此为基础的提升和扩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肖可就以亲身经历见证了这一过程。

2008年,通过参加“大学生就业力大比拼”活动,肖可成为广州分公司暑期实习生。“我可以去主持一场活动,也可以去亲自策划一个大型路演,还可以着手做项目等等,学到了书本上很多没有的东西,并且学会了发现和思考问题。广州分公司给了我一个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成长平台。”肖可说。

拥有了这段实习经历,肖可受到一些知名外企的关注。“还没毕业,我就已经收到了一些企业的面试通知了。”肖可高兴地说。

据悉,今年,广东移动在全省建立100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不少实习聘用期满的大学生,被接收单位直接择优录用。

“红段子”带动学生创业

如果说广东移动“大学生带薪实习计划”解了在校学生的燃眉之急,那么“网络创业”则直接为创业提供平台,实现了真正的就业。

“红段子”就是广东移动鼓励全民网络创业最成功的代表作。

连续四年,广东移动先后举办了“红段子”系列活动,通过“下载收益分成”、“转发收益分成”激励机制,创新性地开辟了网络文化创业平台,带动了相当多手机用户以短信创作形式进行个人创业。

2008年“红段子”之“型我新广东”活动中,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苏兵,创作了数百条“红段子”,下载和转发量超过5万次以上,按“转发5万次以上按每条0.01元给予提成奖励”计算,他的“红段子”下载收益近1.5万元,平均月收入3000元。

由此,“红段子”成为数字内容创意产业乃至现代文化产业链的平台,为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开辟无限宽广的创业与就业机会。2009年开展的“红段子”之“爱我中华 创业广东”网络创业大赛在短短5个月时间内,参与人数超过226万,收集参赛作品达到207万条,作品下载量超过5100万,作品转发量近6.9亿次。共有27位参赛者获得上万元收益,85位参赛者获得5000元以上的收益,有380位参赛者获得1000元以上收益。来自广州的詹承进和李希云等参赛者更是获得了单项10万元的大奖,形成了一种全民创业的新态势。

广东公司数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身到实业中进行创业,资金准备、专业技能等都是绕不过的门槛,这对于农民工和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难度不小。而网络创业门槛低、成本低、风险低,加上目前网络和手机已经相当普及,很容易就成为创业的首选。

义不容辞担当社会责任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劳动力大国,就业问题始终是一项长期面临的压力。广东移动认为,“促进就业,企业应当有所担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我们呼吁全社会都参与进来,只有人心凝聚,我们才能渡过难关”。

尤其在互联网技术主导的信息化社会,广东能不能用新办法、新观念、新思路去积极解决问题,还关系到产业升级、未来发展后劲等战略机遇把握问题,要更大胆地创新求进,才能柳暗花明!

高端声音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发展技工教育,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是关系增强广东竞争力的一件大事,要切切实实想法办好。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

技工教育是解决劳动者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建设“教育强省”的大事来抓。

重视精英教育

鼓励大众教育

羊城晚报记者 陈文笔 创意摄影

点评

“三声道”

汪一洋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丁力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林江

(中山大学港澳与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重大意义:90℃上再加热10℃把水烧开

珠三角在加快推进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这就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技能和素质的人才支撑,而这恰恰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特长和优势所在。这几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校毕业生的走俏,市场需求量大大上升,正是反映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才需求的趋势。实践也证明,按文凭确定人才的标准已经过时了,按技能确定人才并以之作为标准的时代已经到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增强经济持续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看,年轻劳动力要成长起来,毕竟不可能100%读大学。即使到了高等教育普及阶段,仍然会有60-70%的人不能上大学,我们在重视“精英教育”的同时,不能不极大地关注“大众教育”。如果说普通的文化教育是把水烧到90℃,而职业教育则是在90℃上再加热10℃,把水烧开。仅有普通的文化知识是难于在社会立足的,严格地讲,还不能算人才。而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则能在社会上立身、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能养活自己、甚至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的人才,这也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

同时,要全方位、多渠道拓宽普通高校学生职业经验的获得与提升,类似广东移动的大学生带薪实习和网络创业的办法,应多多推广。当前,企业喜欢用熟不用生,移动的举措针对应届毕业生缺乏竞争优势的问题,有深远影响,是社会、企业双得益的典型。

问题短板:技工教育地域分布不均衡

广东技工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短板。比如,技工教育的均衡分布问题。目前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较多地集中在珠三角,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技工教育仍然未能充分发展,而当地的工资水平、条件又不可能大量从外面吸引高技能人才,需要从当地就此培养、就近解决,否则将难以满足“双转移”背景下当地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的要求。这需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特别是在技工教育上需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

又比如,推进名牌技工院校建设的问题。名牌技工教育意味着引领高端技术产业的发展,而由于高精尖技术培训教育的设备投入很大,小、散的教育模式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在普遍发展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打造几家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叫得响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这对珠三角尤为重要。

特别是,除了加大对年轻的新生劳动力的高技能教育,我们的技工教育还必须重视在岗工人技能提高。广东外来劳动力多达1900万,比江苏(400万)、浙江(700万)和上海(450万)二省一市之和还要多。然而,这些外省劳动力中,技能劳动者数量只占从业人员数量的16.68%,上海和浙江则达到了34.5%和27.6%。这样的劳动力素质结构,难以支撑广东飞速的产业升级转移。此外,广东农村还存在大量未转移的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是年龄偏大、技能偏低,且一般不愿远离家乡打工。很有必要结合他们的特点,提供适用技能的培训,有组织地就近转移到当地的非农产业中。这些方面,政府都要舍得投入,要像发展正规的技工教育一样,大力发展现存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

政策建议:加大投入着重打造新亮点

从进一步发展广东职工技术教育的政策建议上看,应该说,目前各地、各级部门都已充分认识到技工教育的重要意义,也有了很大的投入,而这种投入必须与广东未来产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目前珠三角存在“技工荒”,就说明继续加大投入无疑是必不可少的。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不能“撒胡椒面”,而必须重点打造出广东技工教育的新亮点。比如,在区域投入上,可以考虑重点加大对“环珠三角”或珠三角周边的投入,像清远、河源、韶关等地,这些地区的产业都在加速发展,对技工教育有极其旺盛的需求,而其教育基础又不如珠三角核心地区。政府加大投入,目前是最好的时机,所能产生的效用也是最大的。

又比如,广东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应该重点扶持优势产业。很多普通类别的技工教育,过一两年就可能随着广东产业技术的转型升级而脱离市场需求,重点扶持的专业,应更多考虑与产业发展升级相契合。特别是,全国都在搞技工教育,实际上广东周边很多省份也有相当强的技工教育,广东还可以整合他们的资源,为我所用,而将更多自身的资源放在新亮点上。

记者手记

一个机会成就一个未来

带薪实习,让肖可获得了名企的青睐;青年创业,帮丛琳鼓起应对挑战的勇气,走上了支教之路;红段子,给苏兵带回第一桶金……这都是广东移动“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里发生的真实事迹。

所谓的社会责任,有时候就是如此简单。只要给他们一个简单的机会,他们的未来就会因此而改变。做一名营业厅的销售员,又或者只是动动小拇指,就能提振青年发展信心,为社会新生力量构筑了未来职业生涯的“希望”。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广东移动则用行动证明了,“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大家都给他们一个机会,也许就能成就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未来。

·陆志霖·

广东技工教育八项全国第一

数据点击

近年来,广东全省技工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技工教育“家底”殷实。去年,广东技工学校共招生20.3万人,在校生达到53.5万人。全省共有技工学校242所,国家级重点技校47所,高级技校35所,其中21所加挂技师学院的牌子。

广东的技工教育,已呈现出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创造了年招生数、在校生数、校均规模、就业率、技能鉴定人数、教学科研成果、全国性技能竞赛获奖名次和奖牌数目、高技能人才培养量8项综合指标“全国第一”;实现了智力扶贫工程、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两项全国首创”,广东技工教育在全国堪称“一枝独秀”。

本版撰文:

羊城晚报记者 马汉青(除署名外)

本版结语:如果说普通的文化教育是把水烧到90℃,而职业教育则是在90℃上再加热10℃

MORE热门排行
换一换也许适合您的职位
©2008-2024广东鹏程万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粤ICP备12040454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20612
电子营业执照/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qy.pc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