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下“清远速度”,清远经验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一边是人力资源的培训,一边扶贫。这便是受多方关注的“智力扶贫”,也是清远的一个另类创新吧。
位于粤北山区的清远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员技能素质普遍较低。“扶贫先扶智”,清远于1993年决定在扶贫开发试验区创办清远市技工学校,实行智力扶贫战略。
如何更好地创造机会帮助山区穷孩子解决读书难、就业难问题?1998年4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深入该校调查研究后提出:“把贫困家庭的子弟每户安排1个送到技校培训,然后推荐到珠江三角洲或在扶贫开发区工作,这样就可以输出1人、脱贫1户,这方面可以和对口扶贫的地区合作,把对口帮扶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该校建校13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两万多名合格的技工毕业生,资助山区9000多名贫困学生掌握技能,实现就业,从而使一大批家庭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李长春、张德江、汪洋、黄华华等中央和省的领导同志曾到学校视察,给予高度赞扬。张德江同志曾经作出“清远技工学校办得好”的批示。2000年,学校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集体一等功”。
清远市技师学院、技工学校的创办,也非常适应市场的需要。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使技校生一直很抢手,在大专生甚至本科生就业越来越难的今天,这所技校的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100%。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加快了山区脱贫奔康步伐,有力促进了就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成为清远山区协调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助推器”、“加速器”。